z
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、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,不吸收公众存款,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。从2006年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至今,短短七年时间,从最初的7家到2012年的5629家,平均每年约增长804家,虽然近年来势头有所减缓,但从整体来看依旧增势迅猛。 为何小额贷款公司增长如此之快?首阶段自然与政策导向密不可分。根据《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》相关规定,政府鼓励民间资金规范的流向“三农”和中小企业,但政府为了将监管风险降至最低,规定了小额贷款公司“只贷不存”以及较为狭窄的融资方式和经营区域来达到目的。这便使得小额贷款公司的项目小额而分散,并且多为“三农”业务,导致其单笔成本过高。不过小额贷款公司有较高的利息作为回报,只要管理得当,依然利润丰厚。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,2008-2012年,深沪两市就有85家上市公司参与设计或参股的小贷公司,今年3月7日,阿里巴巴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的消息更是引起热议。电商巨头的加入,不难想象出小额贷款公司在今后几年是前景可观且有利可图的。但这些上市公司仅仅只是为了利润而染指小额贷款么?有分析人士指出并不仅如此,小额贷款公司是准金融行业,是许多大公司进军金融行业的最佳跳板。作为跳板,设立商业银行太遥远,小额贷款公司相对简单,并且涉足小贷公司远比投资其他领域风险小的多。 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接触小贷公司。这对本以“三农”为主的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。从市场来看,他们可以得到更加规范的小额的贷款业务服务。而对那些早起民间资本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则是一个挑战,面对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们,他们必须优化自身,改善服务质量来提高竞争实力。 目前,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如此之多,但大多数仍处于发展阶段,面对着制度缺陷、经营不规范、素质不达标、监管不明晰等系列问题。但是,“追量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如今上市公司的加入标志着现如今小额贷款公司应该进入“求质”阶段。 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发展7年来,阻碍其发展的往往还是融资难问题,但长期以来资金饥渴的小额贷款公司正陆续迎来甘露。据相关公开资料粗略统计,包括浙江、广东、重庆、厦门、海南等地区放宽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,其中包括允许通过回购方式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。嗅觉灵敏的金融交易所更是早已闻风而动。 |